中国成全球最大半导体原材料消费国

发表时间:2013/4/13 浏览:10870

标签:半导体 半导体原材料  所属专题:模切材料专题

        自大萧条高峰时期以来,全球微芯片厂商所消费的原材料总价值首次下滑,降低到了471.1亿美元,降幅为2%。不过,这一数据只是来自于许多来源中的一个,是由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SEMI)编纂的。
 
        从长期来看,由于中国将重点放在电子制造行业上,再加上以上所述的产需差距,意味着中国在这个领域中也同样是“沉睡的巨人”。虽然中国大陆的微芯片生产落后于其他大多数地区,但在2012年中,中国微芯片原材料的消费量创下了史上最大百分比的增长,其绝对增长值与中国台湾市场旗鼓相当。除了中国大陆以外,中国台湾是去年唯一实现了增长的地区。
 
        中国政府将微芯片视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产,而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可以说,微芯片的重要性能跟原油相比;在互联性日益增强的当今世纪里,微芯片很明显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难想象未来会有一天微芯片变得不那么重要,无法成为经济的增长推动力。因此,微芯片在什么地方生产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无论是对国防还是对高科技行业的整体及竞争力来说都是如此。
 
        如果将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过去五年的年报数据做个对比,那么就会发现,有许多发展趋势都已经变得十分明显。比如说,中国现在已经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微芯片原材料消费国。这与2008年相比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当时中国消费的硅锭及其他用于半导体生产的原材料总价值仅为35.7亿美元,而北美为49.9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中国市场上生产微芯片(这是一种高投资、高科技、成品类型的制造业务,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能)的厂商的数量和生产力都取得了增长,而北美市场上则有所下降。
 
        在中国市场上,微芯片的消费量正在经历爆炸式的增长;而且,越来越多的芯片都是在本地市场上采购的。
 
        2012年,中国在全球集成电路(也就是微芯片)消费市场上所占比重为33%,而美国则仅为13.5%。当时,这些集成电路大部分都会集成到成品产品中去,并最终被出口到国外,例如苹果iPhone智能手机。据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中国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的微芯片消费量达到了1375亿美元;与此同时,在中国市场上生产的微芯片总价值则仅为285亿美元,而填补这种差距的则是中芯国际、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和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